江津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江津
查看: 3745|回复: 0

[人文历史] 被遗忘的东方红:三千建设者隐姓埋名,在重庆深山铸起国防长城

[复制链接]

1955

主题

1977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4061
发表于 2025-6-23 10:46: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重庆
1968年,三千建设者响应“好人好马上三线”号召,从上海、大连、陕西等地分批迁至重庆江津德感镇。他们肩负船舶工业配套使命,隐去真实身份,在临峰山腹地建设潜艇齿轮箱生产基地。当第一台精密镗床安装调试时,没人想到,这座代号“468厂”的军工城,将成为中国船舶动力国产化的重要基石。

b95cabe4264d69a7c54e72aea0893640.jpg

选址之困:从溶洞危机到临峰破晓

1966年,国营新兴机械厂(467厂)、国营永进机械厂(468厂)、国营红阳机械厂(469厂)在武隆白马镇破土动工。然而喀斯特地貌下的溶洞让地基摇摇欲坠,加工精度根本无法保证,产品还在仓库就开始生锈。据《江津工业志》记载,选址陷入僵局时,江津籍技术员提出“临峰山山体中空可建隐蔽车间”的方案,经六机部(船舶工业部)专家团队实地勘测后被采纳。

临峰山海拔420米,植被覆盖率超70%,天然隐蔽性极佳;且坐拥长江黄金水道,距兰家沱港仅3公里(60年代年吞吐量达20万吨,可承载5000吨级货轮),成渝铁路德感站近在咫尺。1968年,三家军工企业集体迁至此处,邮政信箱分别为新兴厂200、永进厂211、红阳厂215,这片土地自此成为江津三线建设的精神图腾。


7cb35b122020f1d30b5c64a5ec3527ae.jpg

深山里的乌托邦:多元文化的碰撞与共生

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让这片土地瞬间沸腾。上海沪东造船厂包建的新兴厂,带来了弄堂口音和生煎包的香气;大连造船厂支援的永进厂,把渤海湾的海风和豪爽带到了山城;陕西兴平408厂援建的红阳厂,则让秦腔响彻山谷。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的高材生、退伍军人、下乡知青,共同汇成独特的文化洪流。

建设初期,物资极度匮乏。老工人陈德发回忆:“我们住的是油毛毡搭的棚子,下雨天床板都能漂起来。但没人抱怨,因为墙上的‘自力更生’标语比太阳还亮。”短短几年,荒山野岭变身“小社会”:094职工医院由江增厂管理,电话通讯归川齿厂负责,消防设施建设交给红阳厂。子弟学校里,东北话和重庆方言争奇斗艳;食堂窗口前,上海菜与川菜同台竞技。银行、邮局、裁缝店纷纷开张,周边农民挑着担子来卖菜,“金三角”的繁华,丝毫不输县城。


5678699dd1792892dc4e45fc4e012ce2.jpg

隐秘而伟大:深山里的国之重器

在那个保密至上的年代,“东方红”的每一颗螺丝钉都关乎国家安全。永进机械厂生产的某型齿轮箱,助力我国首艘核潜艇突破技术封锁,传动效率提升30%;新兴机械厂研发的增压器,为驱逐舰提供澎湃动力,使舰艇航速提高20%;红阳机械厂的高精度刀具夹具,保障着军工生产的毫厘不差。

据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档案记载,1975年某型潜艇关键部件出现技术难题,永进机械厂技术团队连续奋战72天,最终成功攻克,该齿轮箱至今仍装备于我国多型核潜艇。这些藏在深山中的国之重器,默默筑起共和国的钢铁长城。


65c4187b62d4d18f1f0a73d4c58fac30.jpg

跨越时空:三线老厂的现代化新生

改革开放的浪潮袭来,“东方红”的企业经历了浴火重生。川齿厂改制为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后,营收从改制前的不足5000万元增长至如今超20亿元,员工规模达2000余人,并收购了破产的红阳厂;江增厂转型为重庆江增船舶重工有限公司,其自主研发的高压比涡轮增压器单级压比达7.44(数据来源:《中国船舶重工年报2023》),综合指标国际领先,产品应用于国产航母和驱逐舰。

曾经的红阳厂虽因经营困境破产重组,但部分厂房被改造为工业遗址公园,成为成渝地区工业研学热门打卡地。漫步今天的东方红社区,斑驳的“三线建设万岁”标语旁,智能门禁系统守护着安宁;老机床零件改造的景观小品,与智慧养老手环相映成趣。每年的三线文化主题活动吸引超万人次参与,年轻人用短视频重新演绎《东方红》,让三线精神在Z世代中焕发新生。

在国产大飞机C919的核心部件研发现场,90后工程师张明说:“我爷爷曾是红阳厂的技术员,他常说‘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造什么’。这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里。”从潜艇齿轮箱到国产大飞机零部件,从保密厂区到工业遗址公园,这片土地用六十载光阴证明:有些使命会随时代更迭,但镌刻在骨子里的奋斗精神,永远不会落幕。


382efd8953783c536e207f121a6a023b.jpg

欢迎关注我的视频号:清风拂过的痕迹,带给您不一样的视角!视频号、抖音等每日总播放量1.0万+。
           如果您看到这里,感谢您能坚持读完,祝您愉快。
作者:清风,党员,70后,重庆市散文协会、江津区作协会员,新时代文艺青年。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江津人才网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0469号   渝ICP备2024038480号-1
Copyright(c) www.e47e47.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