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由江津区委宣传部主办、白沙镇党委承办的“理响重庆·江理论津”微宣讲第二片区赛在白沙镇二楼大会议室隆重举行。来自白沙镇、石蟆镇、石门镇、永兴镇、朱杨镇、慈云镇、塘河镇的14名宣讲员,以饱满的热情、生动的语言,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既有思想深度又有情感温度的理论盛宴。
选手精彩瞬间
本次宣讲比赛以“理响重庆·江理论津”为主题,选手们立足基层实际,用小故事阐释大道理,用身边事反映大发展。他们或慷慨激昂,或娓娓道来,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市委全会精神和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生动实践,化作一个个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的故事,让理论宣讲既有高度,又有温度。
来自长江之滨的李琳卓选手用一组组鲜活的数据,描绘了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壮美画卷。她以“智造硬实力”和“民生暖实力”为双翼,让听众感受到新重庆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动。
朱杨镇的苏丹选手以15米的理论落地之路为象征,丈量中国式现代化的温度。从深夜急诊的车轮碾碎星光,到村干部鞋底沾满的泥土,她的讲述让理论在平凡细微处闪耀光芒。
选手精彩瞬间
张梦天选手以“小案快办”为音符,奏响了基层治理的和谐乐章。她的“永兴故事”里,有速度,更有温度,展现了基层干部的智慧与担当。
塘河镇的明清青瓦如何呼吸新生,龙舟号子又怎样撞响巴蜀文旅走廊?顾佳晨选手在娓娓道来的讲述中为我们一解答。 段启祥选手将目光投向石门镇一块7.21平方公里土地上,透过5000扇窗棂的灯火和百人网格的速度,诠释了基层治理中的“惠民生”与“暖民心”,让听众感受到平凡中的伟大。
选手精彩瞬间
慈云镇年猪祭祀时敲响的锣鼓,刁家展柜里泛黄照片的无声耳语,小园村家训馆的慈孝温度,熊敏选手带我们感受凉河移民跨越千山万水的感人故事。
石蟆镇的张宋壮选手化身乡村振兴的“解码人”,用“四色密码”解锁乡村蝶变的奥秘——绿色的橄榄、金色的甘蔗、蓝色的科技、红色的希望,在他的讲述中交织成一幅充满希望的乡村振兴图景。
选手们或激情澎湃,或深情款款,用不同的风格诠释着同一个主题,现场掌声此起彼伏。经过激烈角逐,比赛最终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4名、优秀奖5名。
为一等奖获得者颁奖
为二等奖获得者颁奖
为三等奖获得者颁奖
为优秀奖获得者颁奖
“理论宣讲不仅要‘入耳’,更要‘入心’。”白沙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以此次比赛为契机,搭建更多平台、创新更多形式,让理论宣讲走出会议室、走进田间地头,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为谱写江津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来源:重庆白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