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手机版
切换到窄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快捷导航
网站首页
Portal
江津论坛
BBS
今日江津
江津概况
江津人才网
江津房产网
江津二手房
江津相亲网
二手交易
师傅到家
搜索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江津
本版
用户
江津在线
»
江津论坛
›
聚焦江津
›
江津概况
›
三五三九:一座军需工厂的慨当以慷
返回列表
查看:
3127
|
回复:
0
[人文历史]
三五三九:一座军需工厂的慨当以慷
[复制链接]
江依依
江依依
当前离线
积分
15279
2116
主题
2138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5279
发消息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重庆
津沙遗珍
坐落于江津几江老城核心地段的际华三五三九制鞋有限公司老厂区,是百年军需工业旧址,承载着深厚的军工历史。际华三五三九制鞋有限公司始建于1912年,原名北平被服厂(前身是清朝北洋水师被服作坊),1938年由北京东城禄米仓搬到江津县大西门外。抗日战争时期,为保卫祖国大好河山,2000多名工人夜以继日,加班加点为前线战士赶制军用被服,为抗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漫步于三五三九老厂区,厂房、办公楼、仓库等老建筑依然矗立,生锈的设备、静默的老锅炉烟囱、斑驳的墙面与旧式屋顶随处可见。路边立着的“1938站”牌犹如一枚时光开关,瞬间将人的思绪引回机器轰鸣的车间,唤起那段全厂上下日夜奋战、支援前线的烽火岁月。
国难当头 浴火西行保工厂
1937年7月7日,日本挑起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民奋起抵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中国掀起了全民族抗战的高潮。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淞沪会战”爆发。
此时,远在千里之外长江中游的军政部武昌被服厂内,所有管理人员和工人都密切关注着淞沪会战的进展。作为当时国民政府军政部直管的最大被服生产企业,该厂承担了陆军部队绝大部分被服的生产任务,为当时的士兵们生产从头到脚一整套穿戴及卧具,包括军帽、徽章、军服、军鞋、被子等。可以说,一旦武昌被服厂因战事影响陷入停产,前线部队将面临军需物资断供的严峻局面。因此,保障该厂持续而稳定的生产,成为关系战局的重要一环。
“决不能等到淞沪会战有了结果之后才开始搬迁,届时,如果我方失利,日军势必会顺着长江水道长驱直入,搬迁将来之不及矣。”军政部决定,为保障军需供应,立即启动武昌被服厂的搬迁工作。很快,武昌被服厂就迁到了湖南长沙。此时的被服厂,虽然每天都在正常运转,却在焦急地观察着抗日的动态和国民政府高层的动向。
工人们专心致志地进行手工缝纫作业
军政部第一被服厂招募绗棉女工的通告 区文化旅游委供图
1937年11月,国民政府公开发布《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宣布迁都重庆,重庆正式担负起国民政府战时首都的责任。武昌被服厂终于找到了下一步行动的目标:重庆。
江津筑厂 赶制被服援前线
抗战时期,从战区抢运至重庆的机器设备 区文化旅游委供图
从长沙到重庆,这不仅是一次漫长的迁移,更是一场与时间赛跑、为抗战输血的负重前行。
由于有上次搬迁的经验,所有人员和物资井然有序,很快就登上了军政部调遣来的专列。一路上,列车在崇山峻岭之间穿行,而这座移动的工厂,照例有条不紊地维持着生产。1938年1月,所有人员和物资成功到达目的地——重庆市江津县大西门外的白墨场。搬迁过程中,工人在列车上生产的军服、军鞋等产品,一直源源不断地运往抗日前线。
江津地处战时陪都重庆近郊。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扼重庆水陆门户、拥巴蜀粮仓之丰、承千年文教之脉的江津,被确立为战时核心迁建区。
这么多人员和物资到来,安置是一个大问题。于是只有以白墨场为中心,向周边“摊大饼”似的逐步安排。最远的,甚至跨过了旁边的长江,被安排到对岸属于巴县的铜罐驿。而铜罐驿与白墨场之间的往来,只有依靠小木船横渡长江。
军政部武昌被服厂公文、工人们赶制军用布鞋、工人们赶制军服
为了尽快将厂房建起来,建筑采用的是川东农村常见的穿斗房和灶壁墙。很快,一座崭新而简陋的工厂拔地而起,占地面积两三千亩,经过扩充,工人有2000多名。1938年4月,工厂更名为军政部第一被服厂,很快就在铜罐驿、弹子石、万县等地设立了分厂。最鼎盛时,有工人四五千人。
在建厂的同时,工人们争分夺秒、坚持生产。缝纫机“噗噗、噗噗”的运转声日夜不息,如同一颗顽强跳动的心脏,在简陋的厂房中持续搏动。这座“永不歇火”的军需工厂,始终竭力保障着前线抗日官兵的军服、军鞋等物资供给。
整个抗战期间,军政部第一被服厂始终加紧生产,工人们昼夜轮班,为前线将士赶制出一批又一批军服、军鞋等物资。“坚持生产,支持抗战!”这铿锵有力的口号响彻厂区每一个角落。工人们以手中的针线为枪、以缝纫机为炮,在后方筑起一道坚实的军需保障线。他们虽不直面硝烟,却以一种“慨当以慷”的方式,与前线将士同心共战,守护山河,为抗战胜利写下了不可磨灭的后方篇章。
精神永续 军工基因焕新颜
带有“抗战救国”字样的历史文件 际华三五三九制鞋有限公司供图
抗战胜利之后,1946年6月,军政部第一被服厂更名为江津被服厂,仍然生产军服、被盖、蚊帐等军用物品。1950年1月,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被服三厂接管,厂名更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后勤部第一被服厂。1967年7月,工厂改由总后勤部工厂管理局直管,正式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五三九工厂。这里的“三”,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五”,代表总后勤部工厂管理局;“三九”,代表第39家工厂。从此,“三五三九”的名号一直伴随着这家工厂,并延续至今。
2017年,三五三九厂搬迁至江津区德感工业园,生产线搬走后,留下一大片空荡荡的老厂房。江津区很快有了打造“际华3539百年军工文化创意园”的构想。2020年,市政府批复同意设立“际华三五三九制鞋厂传统风貌区”,同年,区政府批复同意实施“3539文创园”项目。2021年,江津区正式启动3539文创园的建设。
三五三九文创园一角 记者 张渝 摄
整个三五三九老厂区占地约6.8万平方米,有厂房、办公楼、仓库等39栋老建筑,建筑面积约5.8万平方米。目前,3539文创园吸引了80多家商户入驻,开起了美食广场、餐馆、书店、音乐酒吧、茶艺花店、摄影工作室、健身房、儿童艺术培训、儿童乐园……3539文创园已成为江津区最具代表性的首座CCD中央文创区。
今年初,江津区把3539文创园正式纳入“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他们深入挖掘百年军工遗址的价值,正在建设“三五三九传统风貌区社区记忆馆”;还规划打造“烟火之城·舌尖上的三九”“乐享三九·城市微度假”两条生活休闲路线,把吃喝玩乐住行都串起来,更好服务市民生活。
无论时代怎样发展,百年三五三九,姓军为兵的基因未曾改变;无论浪潮怎样奔涌,百年三五三九,自强不息、永保基业长青的精神未曾改变。
来源《江津报》,关本版文字由文史顾问钟治德、记者张渝提供,图片除署名外由几江街道提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体育旅游
市民呼声
今日江津
分类信息
摄影天地
论坛活动
闲聊晒事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0469号
渝ICP备2024038480号-1
Copyright(c) www.e47e47.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