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江津
查看: 5265|回复: 0

[人文历史] 档案方志为钥——解锁一名江津籍抗战川军的乱世生平

[复制链接]

2197

主题

2219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5864
发表于 昨天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重庆



640?wx_fmt=png.jpg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80余年前,江津县作为抗战大后方,持续为前线输送人财物。据《江津县志》记载,1937年至1945年间,江津全县累计征兵达42852人。众多战士投身战场,有的英勇牺牲,有的就此失联。匡高升就是其中一员,若不是一份民国司法档案中的线索,他的事迹可能永远被遗忘。
族谱寻踪
司法档案现转机
江津吴滩镇的匡氏家族近年来续修族谱,却苦于许多先辈信息无从考证。转机出现在江津区档案馆的一卷民国民事司法卷宗中——1941年,一位叫匡罗氏的妇女因房产纠纷对簿公堂,案卷提及她的丈夫匡高升于1940年6月“出征抗敌”。
640?wx_fmt=png.jpg

拼图还原
一个家庭的离散

档案揭示,匡高升的父亲匡在洋与族谱中的“焕林”对应上了。1941年,匡罗氏34岁,与匡高升育有一子匡学海,当时约10岁;另有一幼子,在匡高升参军5个月后诞生,却不幸早夭。
9年后,另一宗卷宗显示,匡罗氏依然没能盼回丈夫,无奈与家中前长工重新组建了家庭,但她在诉讼档案中的署名依旧是“匡罗氏”,本名无人知晓。



乱世人生
一个抗战川军的背影

综合档案与方志,匡高升的生平轮廓得以重现:
1940年6月,全国抗日战局危急,江津每月输送500多名男儿上前线,四川江津吴滩人匡高升就是其中一员。他应征离家时,妻子有孕在身,十岁左右的儿子尚不懂事。但军情紧急,匡高升依然奔赴烽火前线,这一去就再也没能返乡,甚至未曾见过自己的幼子一面。
1年后,孤儿寡母因缺少男丁庇护,房产被占卷入诉讼,幸好匡氏族人匡高南、匡青云伸出援手,匡罗氏母子才有安身之所。9年后,为在乱世谋生,匡罗氏带着孩子改嫁,但她在诉讼档案中的署名依旧是匡罗氏,本名无人知晓。
匡高升近十年的时间都杳无音信,很可能在战场上身亡捐躯。其子自幼跟随母亲改嫁到了余家,与匡氏族人互动甚少,与匡高升夫妇走得近的族人匡高南和匡青云又先后迁出了吴滩,匡高升的事迹随着老一辈人的逝去而被遗忘,以至于到了现在,族谱上寻不到他们一房几代人的痕迹。

历史回响
档案守护民族记忆

匡高升的故事重见天日,是档案与地方志存史价值的生动诠释。江津区档案馆完整保存了自民国元年开始的24000余卷民国司法案卷,是全国保存民国司法档案最完整、最多、最好的档案馆之一,若没有民国司法案卷里匡高升“出征抗敌”等记载、没有《江津县志》中征兵背景的佐证,他或许永远只是族谱上“失考”的符号,湮没在历史洪流里。
640?wx_fmt=png.jpg 这些看似平实的史料,留住了普通人的生命痕迹——一个士兵的骨肉离散、一个家庭的生存困境。让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真实地感受到那段触目惊心的历史,正是这些籍籍无名的战士,以血肉之躯,铸就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长城。
档案与地方志是民族的“记忆锚点”,守护着千万个“匡高升”的姓名。保护好它们,就是守住民族记忆的根系,让每一段平凡却伟大的人生,都不被岁月遗忘。

来源:帅乡吴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江津人才网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0469号   渝ICP备2024038480号-1
Copyright(c) www.e47e47.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