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江津
查看: 3181|回复: 0

[人文历史] 江津区凤凰山墓群考古发掘工作收获

[复制链接]

2221

主题

224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6036
发表于 2025-11-18 09: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一、工作概况为配合江津区先锋食品特色产业园建设项目,2025年2月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组织队伍开展凤凰山墓群田野考古工作。凤凰山墓群位于重庆市江津区先锋镇绣庄村。该墓群地处凤凰山北面山坡中部,地势呈南高北低倾斜的斜坡状,位于一低压电线杆坡下,周围地形地貌已被项目平场。(图一)
87a5025df0e37cdf814b7721a1093b8a.png
图一 凤凰山墓群位置示意图

二、考古发现
本次考古工作共布设探方8个,规格为10米×10米,编号为2025JXFT1~2025JXFT8(以下简称T1-T8),实际发掘面积为675平方米。共清理墓葬17座,其中宋代墓葬2座、明代墓葬13座、清代墓葬2座,均为竖穴岩坑墓。出土陶瓷器、石器、铜器等60余件遗物。(图二)
ae549c89d1c4331d89498607d6a57847.jpg
图二 完工全景照(一)代表性墓葬1. 宋代墓葬共2座。均为竖穴岩坑石室墓,其中M1保存较好,结构较为完整。M13损毁严重。M1为竖穴岩坑双室石室墓,墓向69°,墓圹长6.8、宽5.14~5.6、深0.8~2.52米。由封土、墓上石围、墓道、封门及墓室组成。两墓室平面均呈长方形,结构形制基本一致,由左右侧壁龛、后龛、藻井、棺床组成。左右对称,中部共用一壁,中壁正中有长方形穿道连接两墓室。两墓室侧壁雕刻“妇人启门图”,后壁龛雕刻墓主人像。墓室修建过程中使用了石灰,可能是用于石块之间的粘接,也可能是洒在墓室外以消毒防虫,亦或是这两种用途兼而有之。墓内人骨已不存,性别、年龄及葬式不明。推测原应有木质葬具。墓内填土主要为盗毁后填入,夹少量的黑釉盏、碗及青花瓷碗残片。墓葬整体结构复杂,雕刻繁复精美。(图三)
f8b83fd101626930a2d27affb49c41d6.jpg
图三  M1正视照(东→西)
2. 明代墓葬共13座,其中石室墓6座,砖室墓7座;按照墓室多寡可分为单室和双室两类,其中双室墓6座,单室墓6座。另有1座残损严重形制不明。(1)石室墓6座。有4座双室,2座单室,结构基本完整,形制基本一致。石室墓均由修整规整的条石及石板砌筑,由盖顶石、封门、底板、侧壁、排水槽、后龛组成。双室墓则两室结构形制基本一致,中间为共用壁。后龛上端基本雕刻成火焰纹。墓内人骨均已不存,性别、年龄及葬式不明,推测原应有木质葬具。(2)砖室墓7座,均为券顶。2座为双室,4座为单室,另有1座损毁严重形制不清。砖室墓均用长条砖一层铺墓底,侧壁竖向错缝平砌,券顶用楔形砖;后壁横向错缝平砌,有的用方砖砌成后龛,墓砖均为青灰色素面。墓内人骨均已不存,性别、年龄及葬式不明。推测原应有木质葬具。3. 清代墓葬共2座,均损毁严重。其中1座为石围土冢石室墓,营建单室仅剩底板,其上完全不存;两侧石围被破坏仅剩石基,墓室南部为弧形石块叠砌而成形成半圆弧状,两侧为条石纵向平铺。(二)出土器物通过此次发掘,出土瓷器、陶器、铜器共计53件,另外采集器物12件。以瓷器为主,主要有罐、碗、灯盏等。瓷罐形制多样,包括谷仓罐、四系罐、双耳罐、素面罐等。瓷碗可分为两类,一类施黑釉,敞口、尖圆唇、浅弧腹、圈足;一类施青黄或灰白釉,敞口、圆唇、弧腹、圈足,釉层凝重油润且圈足较高。灯盏均施酱褐釉,形制差异较小,仅在尺寸上有细微差别。(图四-图六)
d813172460e02c4745667249e4a096f7.png
图四 出土器物(瓷碗)
ec3d06b32b28249ef4e8907768208822.png
图五 出土器物(罐)
97da634586099d5ea8ed745b545954de.jpg
图六 出土器物(盏)

三、初步认识
(一)对墓葬年代有了初步判定属于宋代石室墓葬的有M1、M13,均为两宋时期西南地区较为流行的同穴异室墓。其中M1结构形制与江津石佛寺遗址的M4、M5基本一致,墓内雕刻大量仿木结构建筑、花卉、人物、文字等图案,因此我们推定M1时代亦应为南宋中期。M13残损严重,但也为典型的南宋中晚期同穴异室的墓葬形制,因此M13年代应为南宋中晚期。本次发掘的明代石室墓虽出土器物极少,但墓葬形制为典型的明代中晚期墓葬形制,推测石室墓大致为明代中晚期。砖室墓墓葬形制、建造方式以及墓砖规格基本一致,出土器物组合基本相似,判断年代应该相对较为接近。墓群中石室墓多打破砖室墓,再结合出土器物判断,砖室墓比石室墓年代更早,为明代中期左右。(二)为研究明代川渝窑系发展新增实证资料此次考古发掘尤其是明代墓葬内出土大量瓷器,并且器物组合形式基本相似,不仅为研究明代川渝窑系发展新增实证资料,并为研究该区域葬俗葬制提供了重要线索。总的来说,凤凰山墓群从宋代以来历代一直作为墓地存在,各个时代墓葬形制特征较为鲜明,为我们呈现了从宋代以来至明清墓葬形制演变的清晰脉络,为重庆地区宋明时期的墓葬形制、分期断代研究提供了新材料,也对后期宋明墓葬装饰题材及葬俗等相关研究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文稿:王丽华 余璐希责编:千里草编辑:朴   真审核:林必忠作者简介:王丽华、余璐希,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研究所专业技术人员。

来源:重庆考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江津人才网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0469号   渝ICP备2024038480号-1
Copyright(c) www.e47e47.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