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江津
查看: 2601|回复: 7

重庆市江津区城市更新改造工作的深度研究报告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18万

帖子

2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15321
发表于 昨天 19: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重庆
关于重庆市江津区城市更新改造的详细研究报告。本报告将紧密结合江津区作为“重庆同城化发展先行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和“产城融合示范區”的独特定位,深度剖析其在区域协同与内生发展中面临的结构性矛盾、民众核心关切、实践探索与系统优化路径。


关于重庆市江津区城市更新改造工作的深度研究报告:区域性枢纽城市的空间重构与品质跃升之路

摘要

江津区作为重庆主城新区中同城化发展的先行者,坐拥长江黄金水道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叠加优势。其城市更新工作核心在于破解 “战略通道优势与城市能级不匹配”、“滨江资源禀赋与公共空间缺失”、“老城功能衰退与新城活力不足” 等深层矛盾。本报告系统剖析了江津区在城市结构松散、交通衔接低效、服务能级不足、文化特色弱化等方面的独特痛点;精准梳理了市民对跨区通勤便捷、滨江空间共享、公共服务提质、城市形象重塑的核心关切;全面总结了当前以“几江半岛”复兴、“滨江新城”建设、珞璜临港产业城发展为代表的改善措施。报告最终提出,江津区的未来更新必须坚定走向 “枢纽聚能、拥江发展、功能提质、文化铸魂” 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能级提升之路,为同城化背景下滨江城市更新提供“江津范式”。
20251121194712front1_0_8015_Fudazfyhlmkybw-Ch3xs3DuvXdVK.jpg
(4 KB, 下载次数: 0)
(4 KB, 下载次数: 0)
20251121194712front1_0_8015_FiEvGqI3s6KDail21fQvBO6PPxc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万

主题

18万

帖子

2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15321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9: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第一章:江津区城市更新面临的独特痛点与难点分析

江津区的城市更新,是在多重战略机遇与内部结构性问题交织下的系统性重构过程。

1.1 区域性交通枢纽功能与城市能级提升脱节

· “过道经济”特征明显与枢纽经济转化不足: 江津集长江航运、铁路干线、高速公路网络于一体,珞璜片区更是重庆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这种通道优势尚未充分转化为集聚经济效应。大量物流、车流、人流经江津“穿城而过”或“绕城而行”,停留消费、加工增值、总部集聚不足。据不完全统计,珞璜物流枢纽的年货物吞吐量已超过千万吨级,但对本地服务业带动和税收贡献与其规模不成正比。

· 与主城核心区通勤“便捷中的不便捷”: 虽然江津几江半岛与重庆主城地理距离近,且已有绕城高速、九永高速等多条通道,但高峰期连接双福、滨江新城与主城的交通走廊拥堵常态化,通勤时间波动大。轨道交通5号线跳磴至江津段虽已通车,但其运营速度和发车密度仍有提升空间,未能完全满足日均数万人次的通勤需求,“半小时主城”的体验感时好时坏。

· 内部交通网络“微循环”不畅: 江津城区由几江老城、滨江新城、双福、珞璜等多个组团构成,组团间快速连接通道不足,特别是几江半岛与滨江新城之间的交通联系仍依赖有限的几条道路,跨江交通压力集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万

主题

18万

帖子

2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15321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9: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1.2 “一江两岸”发展失衡与滨水价值湮没

· 几江半岛滨江区域“私有化”与公共性丧失: 长江几江段岸线资源曾被码头、企业、封闭小区大量占用,市民“临江不见江、近水不亲水”问题突出。实现连续的、高品质的滨江公共空间贯通,涉及大量历史遗留问题的协商和拆迁,阻力大、成本高。

· 滨江新城与几江老城发展“温差”显著: 滨江新城作为城市拓展区,规划标准高、建设速度快,城市面貌现代化,但商业氛围、生活气息和人气的集聚需要时间,存在“空城化”隐忧。而几江老城则面临功能衰退、空间拥挤、设施老化的困境,城市更新需求迫切但实施难度大。

· “两岸”功能联动与景观协同不足: 长江两岸的几江半岛与德感片区在功能上缺乏呼应,景观塑造各自为政,未能形成统一、大气的城市滨江天际线和风貌展示面。

1.3 老城区系统性衰退与城市功能结构性矛盾

· 几江半岛“孤岛化”与综合交通瓶颈: 几江半岛作为江津母城,三面环水,地形制约明显,对外通道有限,导致交通拥堵、停车难问题异常尖锐。据估算,老城区停车位缺口率可能超过50%。大规模更新面临拆迁成本高、施工组织难、交通影响大等多重制约。

· 公共服务设施分布不均与能级不高: 优质教育、医疗资源过度集中于几江老城,而滨江新城、双福等新兴人口集聚区的配套建设相对滞后。同时,全区缺乏具有区域影响力的高水平文化场馆、体育中心和专科医院,制约了城市综合吸引力的提升。

· 传统商圈衰落与商业业态升级缓慢: 几江老城的传统商业中心(如时代广场步行街区域)面临设施陈旧、业态传统、消费外流等问题,活力不足。而新兴商圈尚未形成强大的区域辐射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万

主题

18万

帖子

2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15321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9: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1.4 文化特色不彰与城市识别度下降

· “万里长江第一路”文化品牌与城市空间融合度低: 江津作为聂荣臻元帅故乡、陈独秀晚年寓居地,拥有深厚的红色文化、抗战文化底蕴,但这些文化资源在城市公共空间、城市家具和建筑风貌中的体现不足,城市文化个性模糊。

· 山水城市特色被“千城一面”建设浪潮侵蚀: 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江津独特的“山-水-城”相融的空间格局和肌理受到破坏,缺乏对滨江建筑高度、体量、风格的有效管控,导致城市风貌趋同,失去了作为滨江城市的独特魅力。

---

第二章:江津区百姓关切的核心实点分析

江津市民的关切,深刻反映了在同城化进程中,居民对更便捷、更优质、更有认同感城市生活的普遍期待。

· 关切一:“去重庆主城到底方不方便?我们江津能不能真正融入主城?”——对同城化交通实效的核心诉求。 跨区工作、生活的市民对稳定、高效、舒适的通勤体验最为关注,他们关心轨道运营的优化、跨江通道的建设和拥堵的治理。

· 关切二:“我们守着长江,为什么没有一个像样的滨江公园散步?”——对共享核心公共资源的强烈呼声。 市民对滨江资源被占用、公共空间缺乏感到不满,迫切期望“还江于民”,拥有连续、开放、美丽的滨水休闲带。

· 关切三:“老城停车太难、房子太旧,新城又感觉生活不方便,我们该怎么办?”——对城市发展方向与宜居性的现实困惑。 几江老城居民希望改善基本生活条件,尤其是解决停车和住房老化问题。滨江新城等新区居民则期盼生活配套能尽快完善,减少对老城的依赖。

· 关切四:“我们江津的学校、医院水平,什么时候能赶上主城核心区?”——对公共服务同城化的深切期盼。 市民不满足于基本保障,期望借助同城化机遇,引入主城优质资源,大幅提升本地公共服务品质,让家人能享受到与主城相当的教育医疗服务。

· 关切五:“我们的长江文化、元帅故事,在城里为什么看不到、感受不到?”——对地方文化认同感与城市独特性的追寻。 市民希望在城市更新中,能更多地看到江津的历史文化元素,增强作为江津人的文化自信和归属感,让城市有故事、有记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万

主题

18万

帖子

2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15321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9: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第三章:当前采取的改善措施与案例分析

江津区正通过“北延、东扩、西进”的空间策略,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和功能提升。

3.1 高标准建设“滨江新城”,构建城市新中心

· 案例:江津滨江新城核心区建设

该项目是疏解几江老城压力、打造现代化城市核心区的战略举措。

· 行政文化功能集聚: 将区行政中心、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重大公共设施迁至滨江新城,快速提升新城能级。

· 生态宜居环境营造: 依托长江岸线,规划建设了约10公里长的滨江公园和多个城市公园,形成了“城市在林中、房在园中”的生态基底。

· 基础设施建设先行: 高标准建设了“五横五纵”主干路网和地下综合管廊。滨江新城的建设初步改变了江津“有老城无新城”的局面,吸引了人口和资本的集聚。

3.2 推动“几江半岛”有机更新,激活老城活力

· 案例:几江半岛滨江路贯通及风貌整治工程

该项目是回应市民“还江于民”诉求的关键一步。

· 贯通滨江步道: 通过拆迁、建设架空平台等方式,打通关键节点,逐步实现几江半岛段滨江步道的贯通。

· 环境综合整治: 对滨江路沿线建筑立面进行整治,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提升景观品质。

· 功能业态引导: 鼓励沿线发展休闲餐饮、文化娱乐等业态。该项目实施后,已成为市民傍晚休闲散步的重要场所,日均人流量显著提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万

主题

18万

帖子

2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15321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9: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3.3 强化“枢纽功能”,发展枢纽经济

· 案例:珞璜临港产业城建设

围绕珞璜铁路综合物流枢纽和长江珞璜港,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

· 基础设施扩容: 建设铁路专用线、港口作业区,提升枢纽能级。

· 产业集聚发展: 吸引以钢材、粮食、木材等为核心的大宗商品贸易和加工企业入驻,发展临港工业和外向型经济。

· 城市功能配套: 同步规划建设生活配套区,改善园区就业人员的生活环境。该片区已成为江津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

第四章:未来改进的路径与策略建议

为将江津建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重庆同城化发展先行区和区域性中心城市,需要在以下方面进行战略性深化。

4.1 实施“枢纽聚能”战略,推动通道经济向枢纽经济转变

· 规划建设“江津高铁枢纽商务区(TOD)”: 依托渝昆高铁江津北站,高起点规划建设集商务办公、科创研发、商业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化枢纽商务区,使之成为集聚高端要素、提升城市能级的新引擎。

· 推动“珞璜片区港城一体化发展”: 超越单纯工业园区思维,将珞璜片区作为江津副中心城市进行规划和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提升环境品质,吸引物流、贸易、金融等供应链企业区域总部入驻,实现从“物流枢纽”到“经济枢纽”的跃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万

主题

18万

帖子

2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15321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9: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4.2 深化“拥江发展”理念,实现两岸协同与品质提升

· 开展“长江北岸(几江半岛)复兴计划”: 对几江半岛进行系统性城市设计,严格控制开发强度和建筑高度,疏解非核心功能,增加公共绿地和开放空间。采用“微更新”方式,对历史街区和老旧社区进行精细化改造,植入文创、旅游等新功能,重振老城活力。

· 打造“世界级长江人文滨水岸线”: 对标先进城市经验,对几江半岛和滨江新城的滨水区域进行一体化规划设计,建设连续的慢行系统、布局高品质的公共建筑和艺术装置,系统展示江津的诗词文化、抗战文化、工业文化,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城市名片。

4.3 推动“功能提质”行动,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与优质化

· 实施“与主城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对接工程”: 主动与沙坪坝、九龙坡等教育医疗强区合作,通过共建学校分院、医院分院或合作办医办学等方式,快速提升本地公共服务水平。争取在滨江新城布局1-2所市级示范中小学和1个三甲医院重点专科分院。

· 建设“区域性文化体育中心”: 在滨江新城规划建设集大剧院、体育中心、会展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体育设施群,承办区域性大型活动,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4.4 注重“文化铸魂”工程,塑造鲜明城市个性

· 制定《江津区城市风貌与文化特色彰显规划指引》: 系统提炼江津自然山水和人文历史元素,形成指导建筑风貌、城市色彩、景观设计的管控要求,塑造“显山露水、人文荟萃”的独特城市气质。

· 建设“聂荣臻元帅纪念园及红色文化走廊”: 提升聂荣臻元帅陈列馆及周边环境,并通过文化步道、主题公园等形式,将其与城区其他红色文化资源点串联,打造沉浸式的红色教育体验基地。

· 推广“城市文化微客厅”计划: 在社区更新、街头绿地建设中,鼓励设置展示江津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小型博物馆、艺术墙、雕塑等,让文化融入市民日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万

主题

18万

帖子

2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15321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9: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结论

江津区的城市更新,是一场决定其能否从“地理毗邻”迈向“功能融入”主城、从“通道城市”升级为“枢纽城市”的战略性抉择。它要求决策者必须具备区域协同的视野、运营城市的思维和文化传承的自觉。未来,江津必须坚定不移地围绕 “重庆西部同城化先行区、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宜居宜业的山水人文城市” 的战略定位,通过枢纽功能的能级跃升、滨水空间的精致营建、公共服务的品质革命、以及文化特色的创新表达,江津这座底蕴深厚的滨江之城,必能突破发展瓶颈,建设成为一座经济繁荣、交通畅达、环境优美、文化昌盛的现代化大城市,在重庆主城都市区高质量发展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江津人才网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0469号   渝ICP备2024038480号-1
Copyright(c) www.e47e47.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