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江津
查看: 3782|回复: 0

[人文历史] 《江津地名故事》连载之二深山老岩藏“公堂”—四屏镇“挨打坝”的来历

[复制链接]

2829

主题

289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609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重庆
ee7dff855cf4fa3be9a6efcf92f22595.png
在江津区四屏镇的银岩村,有两个小地名叫塆头和箐角。在这两地名的交界处,有一个非常普通的小庙,这小庙并不特别,特别的是小庙前一块坝子的名字,它叫“挨打坝”。大伙一听这名,肯定就会猜到这是打人的地方了吧。对了,旧时这是专门打人板子的地方。
bab3b4c7c5bf92804bc2bd148acf08a6.png
银岩村因银岩山得名。银岩山海拔均在1000米以上,处于贵州的习水县和四川的合江县以及重庆的江津三地交界处。银岩山最高峰叫牛垴坎,是银岩的山脊,海拔1555.2米,地势陡峭,山高路险,有“壁峻全如削,峰斜半欲飞”之说。在牛垴坎关隘处有一山寨,寨门高耸,巍然醒目。此是通往山下的关口,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势。因为此地是三县交界处,古时“三不管”,所以这里就成了立棚驻匪之地,又被人们称为“匪窝子”。土匪是封建社会的毒瘤,他们多是占山为王,时不时下山打村劫院,多划定有各自的势力范围。封建社会的土匪还有一个他们所谓的江湖规矩,就是所说的“潜规则”,即是在他们所占山头“势力范围”内的村寨院舍,多是不进行明火执仗的烧杀掠,他们往往还打出“保一方平安”的幌子,以收“平安费”等为借口,勒索百姓,弄得民不聊生,百姓犹如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民国14年即公元1925年,江津县石门乡乡丁出生的曹天全,啸聚山林,拉起数百号人马盘踞这银岩山上的牛垴坎。他们号称“保民大队”,实则经常在深夜出没于贵州的习水、四川的合江、綦江等地的区乡进行明火执仗的抢劫。常将这些地方的地主、土豪、老财以及乡绅抓获后捆绑押回牛垴坎,然后饿他几天后,又捆到牛垴坎下面湾头和箐角交界处的小庙坝前的“挨打坝”,面向庙门,强按跪地,然后匪中的跟班高唱道:面向山神大门,坦白交待罪行。说出干的坏事,拿钱洗涤脏名!打打——打打——然后一排匪徒打手,将捆绑的人按倒在地,屁股朝上,用匾担长的楠竹片片猛打屁股,打得你皮开肉绽,叫爹喊娘,最后你只得猛招自己干的大大小小的坏事。为免受皮肉之苦,自己干没有干坏事,都抓来扶在自身上,最后拿笔画押认罪,立即叫家人交来“改邪归正”的赎金,匪徒们将此活动叫为“捉肥猪”。因此处经常传出“喊爹叫娘”的哭叫声,所以这个小庙也叫“挨打庙”,庙前小坝则叫“挨打坝”,并且这名声是越传越远。这帮土匪有时还故作高明,常用强作的矜持来掩盖他们的丑恶。凡是他们在当地捉住了一两个偷鸡摸狗的小厮,或当地有扯皮撩筋之类纠纷,有不明真相群众前去告状,要求“主持”公道,或者“恶人”先告状,“保民大队”就会把当事人捆绑到“挨打坝”,强行将当事人按跪庙门,思过半香时刻后,就是一阵楠竹片狂打,打得你招也得招,不招也得招。匪首曹天全这一阴招加恶招加险招,不知屈打成招多少冤家。这私设公堂的严刑拷打,不知逼使多少无辜、无罪的人被迫认罪,或只有小错的人冤枉招认大罪。当时当地有谚语云: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绑你到挨打坝。楠竹片办你三百下。拿来银子就回家。现在知道“挨打坝”故事的人很少了。这“挨打庙”早也不复存在,而这“挨打坝”虽还在,但长满荒蔓的杂草乱树,且凹凸不平,坑洞暗藏,砖屑瓦渣,散布其间。“挨打坝”这名字,记载着这一段历史。(供稿:庞然 廖章言)

来源:江津文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江津人才网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0469号   渝ICP备2024038480号-1
Copyright(c) www.e47e47.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